下真功夫 练真本事 求真名声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2-01-13   

  编者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引发热烈反响。本版约请基层文艺工作者结合自我艺术实践,畅谈学习体会。

  时代呼唤担当 使命引领未来

秦腔《党的女儿》剧照  秦毅 摄

  惠敏莉
  作为陕西文艺界的代表,作为一名基层秦腔文艺工作者,第二次参加文代会,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倍感荣幸、深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选好配强文艺班子,提高艺术家专业水平,强化行业自律、坚持德艺双馨,提升作品精神能量、艺术价值,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要求,其立意深远、高瞻远瞩,催人奋进。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艺术作品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理应自觉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关切,勇担时代使命。近年来,西安易俗社致力于精品剧目建设,强化文艺后备力量,从秦腔《柳河湾的新娘》《易俗社》《秦腔》《李白长安行》到复排传统剧目《三滴血》《双锦衣》《忠义侠》《庚娘传》《双官诰》《金沙滩》《玉堂春》等,再到“红色三部曲”《党的女儿》《劳模刘西有》《织梦人》,坚守文化阵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硕果累累,不断开拓文艺发展新境界。
  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我和剧社全体演职人员共同创排了一系列秦腔现代戏剧目,如:讲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的女儿》,表现脱贫攻坚的《劳模刘西有》,弘扬梦桃精神的《织梦人》,还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秦腔新编历史剧《李白长安行》等优秀剧目,献上秦腔人的一片丹忱。
  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方面,我们也积极作为。庆幸的是,2021年9月14日,全国首家戏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街区以易俗社历史底蕴为中心,集博物馆展示、秦腔艺术演出、中外戏剧交流、戏曲美育教育传承、文化创意为一体,成为西安市的旅游新地标、文旅融合新高地。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易俗社人要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此次文代会精神,继续秉持“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办社宗旨,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强做大百年易俗社文化品牌,扛稳百年老字号旗帜。
  当前,西安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我们易俗社全体党员干部和部分演职人员逆行出战,不畏艰险、紧急驰援,奋战在流调筛查、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最前沿。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院团,我们要与全体市民携手并肩、勇毅前行,夺取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2022年即将迎来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100周年与110周年之间这十年,易俗社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将继续与易俗社同仁一起,不忘初心、勇立潮头,用秦声秦韵唱响强音,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中国故事,用思想深刻、刚健有力的精品力作服务好人民。
  (作者系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社长)

  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李淑勤在粤剧《牡丹亭》中饰演杜丽娘[广东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供图]

  李淑勤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我倍感鼓舞,也深受启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每一点都铿锵有力又相互贯通,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文艺的使命和方向。在新的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徳艺双馨,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不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培根铸魂,大力弘扬新时代精神,让人民更有信仰、民族更有希望、国家更有力量。为此,我们要始终践行“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的原则,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其次,要坚持守正创新,用精品力作回报人民。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不断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不断提高精品意识,不断增加生活的厚度、挖掘思想的深度、提升艺术的高度,提高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在勤奋耕耘中成就艺术梦想。
  作为一名粤剧艺术传承人和表演者,还要坚持明德修身,培育粤剧青年人才队伍。欲从艺,先立德,德艺双馨应是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我们要把艺德培养作为粤剧青年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我们要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主动弘扬行风艺德,坚守艺术理想,求实求精,努力成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2021年12月28日,佛山粤剧院正式封顶,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化中心。经过多年努力,佛山粤剧人将迎来自己的家。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我们要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汲取前行的动力和创作的养分,要把对艺术的追求融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在扎根人民中书写时代史诗,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创作更多的粤剧精品,努力为新时代立德、立功、立言。目前,首部功夫粤剧《将军令》已经在佛山五区巡演,接下来经过细致的打磨和完善后,2022年将争取到广州、北京进行公演。2022年,佛山粤剧传习所将重点打造《铁军》《南海十三郎》两台大戏。佛山粤剧院将通过粤剧创作加强佛山与我国港澳地区以及世界各地喜爱粤剧的人们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关注粤剧,将粤剧文化传播出去。除了要出好作品外,还需要培养粤剧人才。目前每年开展的佛山少儿粤剧戏剧节,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少儿粤剧表演的平台。佛山粤剧院建成使用后将寻找年轻的团队来策划,让粤剧变得更有意思,让更多年轻人乐于接受。
  [作者系广东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所长(院长)]

  多创作一些 多塑造一些

付曙华(左)向群众宣讲党史  白瑞雪 摄

  付曙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如涓涓暖流,温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党和人民需要你们、信赖你们、感谢你们!”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深情的表达。这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最大的肯定与褒奖!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我国文艺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乌兰牧骑——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多年来不惧严寒酷暑扎根基层,全心全意服务农牧民,用实际行动诠释最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通辽市科尔沁区乌兰牧骑是一支有着近70年发展历史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队伍。多年来,队员们的足迹遍布城市乡村的每个角落,每年完成基层惠民演出100场以上,用优秀文艺作品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作为一名乌兰牧骑的队长,我深知文艺工作者在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所应该发挥的作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精心组织安排,积极开展了“党旗高高飘扬——乌兰牧骑基层服务”“永远跟党走——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线上推送”“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街道社区群众的张张笑脸、农村牧区百姓的阵阵掌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自身事业的崇高和生命的价值。
  总书记的讲话如号角、灯塔,指引我们前进。“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乌兰牧骑是全国宣传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排头兵,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同时,也要牢记总书记“四个绝不能”的告诫。做好人、做好艺,把自己的业务搞好,把自己的德行培养好,多创造一些、多塑造一些让老百姓、让人民喜爱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形象。要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进实践深处,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何其有幸,生于巍巍华夏。
  何其有幸,见证红色政党百年风华。
  何其有幸,同向同行新时代阔步向前之步伐。
  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乌兰牧骑队长)

  从火热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


工作中的黑强  (山东省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供图)

  黑  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这既为文艺创作的方法论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当下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就宽泛的文艺创作而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了一批批留得住、叫得响的精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文艺事业高度关注,鼓励文艺界人士以“真善美”的评判标准,讴歌时代和人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方法有无数条,但必须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传承前辈优良作风,结合时代审美,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明德修身,我理解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人无德不立,没有良好的品德,不注重强化自身修养,很难称得上是“艺术家”,也难以发挥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
  2021年年底,音乐剧《审判日》在烟台首演。这是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烟台市歌舞剧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成果,聚焦20世纪40年代当地发生的“杨禄奎事件”,生动还原了烟台解放初期的社会风貌,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变的为民初心。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文艺工作者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
  首演之前,《审判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排练。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因自身实力有限,对演出队伍进行了灵活调整,包括地方戏曲演员跨行上台演音乐剧等。目标只有一个:出精品。
  虽然是地级市文艺院团,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演职员从精气神到职业素养,丝毫不落下风。特别是大家的敬业精神,让部分外请主创十分感动。
  作为我个人来讲,必须要带好头,当好大家的榜样。2022年,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将从几个方面提升队伍素质。抓好“学习充电”,让演职员分成若干组,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学习党中央最新指示精神,了解国内甚至世界文艺发展态势;抓好“基本功”,不能因为获了几个奖就翘尾巴,得踏踏实实,做好文化惠民轻骑兵;抓好“新作品”,以创作带动大家能力的提升,避免“等靠要”和“懒汉思维”。
  近年来,党中央对文艺工作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作为新时代的基层文艺工作者,我和同事们一定不负嘱托,围绕现代观众的欣赏需求,遵循文艺创作规律,推出一批传得开的作品。
  同时,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创作方法论,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从火热生活中汲取素材。要让创作人员去挂职、采风,为年轻人的成长创造条件。
  (作者系山东省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

  把温暖送到人民心间


刘如夺(左)为青年演员示范身段 (河北省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供图)

  刘如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朴实贴心、寓意深远,为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充分肯定,让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我,激动万分,心潮澎湃。
  总书记在五点希望中提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回顾近几年的工作,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期望。我们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本地域特色,立足主旋律题材,利用地方戏曲接地气、贴百姓的优势,创排了大型历史剧目《大唐魏徵》。作品以唐朝谏臣、石家庄市晋州人士魏徵敢冒杀头之险,献言建策、主持正义、居安思危为主线,讴歌了魏徵忧国忧民、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剧中充分运用丝弦剧种“耍帽翅”“跑场”等技巧以及高亢悲壮的丝弦唱腔,诠释了魏徵独特的人物性格。一经推出,就受到观众欢迎,并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石家庄丝弦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目,也是石家庄唯一的地方戏,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作为该剧种唯一的国有院团,肩负着剧种传承发展的重要任务。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一直把培养青年演员作为剧团的重要工作之一,更作为剧种传承发展不可忽略的百年大计,从2006年举办首批丝弦定向班培养传承人,到2021年依托石家庄艺术学校再次举办丝弦委培班,剧团一直没有间断后备人才培养,从师资配备,到经费保障,均做到高标准、不打折。剧团老同志老演员,主动让台,为青年演员创造舞台实践机会,并为他们说戏,传授丝弦技艺。几年来,一批批青年丝弦表演后备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剧种传承发展的有生力量,为丝弦剧种的传承发展、弘扬民族戏曲文化做出了积极努力。
  2022年,剧团将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基层院团工作。首先把新剧目创作作为突破口,寻找契合剧种发展的题材,不搞急功近利,真正创作出歌颂时代、歌颂人民、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精品力作。二是要继续加大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为他们量身定做剧目,为他们学习技艺、开阔视野搭建平台,利用剧团积淀的优势,努力使他们早日成为剧种合格的传承人。三是要发挥地方剧种优势,深入社区、学校、工地,继续加大惠民演出力度,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人民中去,让丝弦剧种的独特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团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线上买球app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